五祖寺简介:建于唐永徽五年是禅宗第五代祖庭
何曾离开我和妻子,何曾分离过。昔年五祖传六祖法脉,二祖从此再也没有见过面,这就是大道,一五年我去广东韶关曹溪南华寺参谒六祖真身。在肉身殿门前,当即放声大哭,天上也降下丝丝细雨,我哭了良久,收泪,雨遂止,弟子说师父您不看看六祖肉身?我说我到了韶关,已经与惠能见面,为什么要去见这一枯朽无常的骨头,遂离开南华寺。我与六祖及诸佛。
1、五祖寺简介五祖寺,建于唐永徽五年(654年),是中国佛教禅宗第五代禅师弘忍大师的弘法道场,具体介绍如下:五祖寺,原名东山寺,或东禅寺,后世改称五祖寺,位于湖北省黄梅县东12公里的五祖镇东山之上,地处大别山主脉东端南沿,与九江隔江而望。建于唐永徽五年,是六祖慧能大师得法受衣钵之圣地,被御赐为“天下祖庭”。五祖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,又为旅游胜地。
2006年05月25日,五祖寺作为唐至清时期古建筑,被国家批准列入第六批为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五祖寺,主要殿宇还有麻城殿、圣母殿、千佛殿以及方丈、禅堂、寮房、客堂、戒堂等。其中,四大宫殿有天王殿、大雄宝殿、毗卢殿和真身殿。天王殿和大雄宝殿为近年新修重建之殿宇,古朴而有气势。五祖寺的主要建筑:1、一天门一天门,为四足落地式青石门楼,高3.3米,宽2米,横跨东西南麓古驿道,北边通往五祖寺的三岔路口。
2、惠能真身在哪个寺院福建曹溪南华寺。“六祖慧能的真身舍利至今安坐在福建曹溪南华寺中。曹溪宝林寺(南华寺)是禅宗的祖庭,是六祖惠能创立南宗顿教的道场。所以惠能在新州国恩寺仙化后,真身一定要运回曹溪宝林寺供奉,既不能留在家乡新州,也不能放在祝发的广州法性寺。六祖真身是曹溪宝林寺的镇山之宝。六祖惠能大师(公元638713年),俗姓卢,唐新州(今广东新兴县)人,中国禅宗杰出大师。
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”的法偈得五祖认可,夜授《金刚经》,密传禅宗衣钵信物,为第六代祖。惠能在曹溪大倡顿悟法门,主张不立文字,教外别传,直指人心,见性成佛。他用通俗简易的修持方法,取代繁琐的义学,形成了影响久远的南宗禅,又称“曹溪禅”,成为中国禅宗的主流。六祖惠能的思想,集中体现于《六祖法宝坛经》。六祖惠能的南宗顿教禅法,经其法嗣的弘扬,繁衍出临济宗、沩仰宗、曹洞宗、云门宗、法眼宗以及临济门下的杨歧派和黄龙派,史称南禅“一花五叶”和“五家七宗”。
3、惠能被尊为禅宗六祖,惠能的真身是在哪里?惠能六祖,中国佛教的创始人,禅宗第六代传人,坛经的书写者,生于公元638年,于公元713年圆寂,死后留下了中国第一部经书。从唐朝到宋朝,受到了诸多皇帝的册封和奖赏,他的佛学理念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上都受到了广泛的传播。惠能六祖去世之后他的真身一直没有腐败,一直保存在广东韶关南华寺,惠能的真身受到众多僧侣的拜谒,更是因为这件事使得广东韶光成为世界佛教文化圣地。